查看原文
其他

王 岩 殷文贵:想政治教育的春天与阻碍发展的八大因素

王 岩 殷文贵 思想火炬 2022-10-03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在现实认可、经费管理、人才引进、学科和专业布局、实际运行、知识教育、教学效果、教学科研成果等领域面临诸多矛盾和窘境,由此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认清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矛盾和窘境,对于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方针政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契机,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学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有效性,2019年3月18日,中央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再一次把思政课提升到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笔者长期在一线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高度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其间多次参加了教育部和部分省市教育厅的相关会议、督查和调研活动,采取访谈、问卷、实地考察和督查等形式,多方听取专家、教授、广大一线教师的见解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份4000字的调研报告。本文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全面阐释、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以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一、中央赋予的崇高性和现实认可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庄严、崇高的使命。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2]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重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如此掷地有声的话语,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担当,充分彰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价值和神圣使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事实上,党中央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其认识的滞后性或不到位的现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他们看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授予的“法学”博士或硕士学位,看重的是当下相比“文史哲”等专业更多的就业机会,认为这才是“含金量”所在和他们选择马学科的主要动力;更有少数受访研究生,他们从内心中忌讳毕业证书上出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或“专业”的字样。在学科建设中,有些高校“张冠李戴”或“借船出海”,放任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校领导、政府官员或企业高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做研究生导师,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导、硕导作为引进人才的卖点。至于曾经流行的“讲不好专业课就去讲马列课”的论调,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变调”——某些高校为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1:350),把相关方面的人员或教师归并或转岗到思政课教师队伍,美其名曰“人尽其才”或“人力资源共享”。甚至包括一些“双一流”在内的高校依然采取种种方式变相的抵制文件要求,由此出现了“领导重视”形式多样(笔者调查中发展,所谓“领导重视”分为四种:一是不懂不信,但迫于压力,不得不表态;二是半懂半信,付诸行动,但政策的把握往往出现偏差;三是政治正确、谨小慎微,但因为缺少担当精神和话语权而无所作为;第四种真懂真信,具有权威,言行一致)、课程与学科分离、专业与课程分离、师资资源错位、师生比的巨大落差、生均经费解读的随意性等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体现出一种潜在的认识或力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响,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科发展的特殊性与经费管理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内在特殊性。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本质的特点是价值观教育的公益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师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乐于奉献的人格和心态,从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此意义上,全国高校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成为了高校本硕博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其学科规模之大、辐射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投入经费应该更多、更高,管理方式也应该更灵活、更科学,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的“造血”或“创收”功能较弱,很难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可以通过专利或技术转让的形式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管理经费等完全依靠政府和学校的事业性经费支持。鉴于此,就需要一个符合马院、马学科、思政课建设和发展规律的经费管理理念和原则。没有一个规范健全、公平合理的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面临的经费困难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而与之相应的师资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课程培育,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和经费管理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

 不可否认,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投入的经费也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从中分到了“一杯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不例外。随着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很多学校纷纷为此投入重金,国家也不断对其加大投入,可以说很多高校尤其是部属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根本“不差钱”。但是,很多高校的经费投入往往倾向于传统优势学科和经济回报周期较短的理工科或者经济学、管理学等文理交叉学科,许多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尽管有所改善,但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明显偏少。同时,虽然不少高校增加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投入力度,但这笔经费管理起来却单一刻板,不论是课程建设经费、教学改革经费、学科建设经费,还是教师劳务经费、调研考察经费、研究生培养经费,都使得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经费要求更多地处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境地;而过高的申报标准、复杂的管理模式、繁琐的报销程序、漫长的到账期限等各种硬性规定,更是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在了无谓的经费申报和报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几乎成了一块悬在空中的馅饼,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对其可望而不可及。毫无疑问,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特殊学科,各类经费的下拨和使用应该更加灵活、更为多元,而不是像目前做预算时那样总是倾向于重点学科优先、硬件建设优先,其需要的是更多能够灵活使用的“活钱”,而非悬在空中的“死钱”。如此单一刻板的经费管理模式,无疑会束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人才引进的窘境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能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即取决于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科研工作者。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4]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以下简称《2017年本》)的通知中,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组织领导与管理、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详细的要求和标准,并明确指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5]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在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了参照、指明了方向。

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高校因为师生比失衡而使专职教师总数不足、青黄不接现象较为普遍。在我们调研或督查的高校中,如果按照教育部设置的1:350的比例配置专职教师岗位,那么绝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是不达标的。其中,很多三万人以上的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人数仅40名左右,更有个别高校仅仅30余名,并且还有一些属于兼职教师。为何高校思政课师资严重缺编?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许多高校因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而导致的“历史欠账”较为严重,教师编制优先满足专业教师对思政教师得过且过,在十八大以前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严重缺编;二是随着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尤其对师资数量和质量的刚性要求,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供给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这就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思政教师的缺编;三是从历史上看,专职“马列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被边缘化程度较为严重,收入相对偏低,导致超工作量“挣工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基层领导形成了习惯性的“缺编战”;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由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有疑虑、抱有偏见,最终不愿进入“马列圈”;五是许多高校的人才准入政策过于“严格”,不论是“211”或“985”的本科血统、博士学位,还是N篇以上的CSSCI论文、海外一年以上求学经历,抑或入校后先做博士后、“非升即走”的评价机制等,往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毕业生望而却步。凡此种种,都是高校思政课人才引进的瓶颈,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学科发展的迫切性与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门关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学科,在中国具有先天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而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6]而《2017年本》也强调,高校领导要“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进行重点建设,全面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上述要求充分表明,积极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着力培养一批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然而,当前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评价导向值得关注。从学科方面来看,当前能否申请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几乎成为许多机构或“专家”评价高校思政教育或马院建设的核心指标。很多尚未设立上述学科点的高校千方百计去获得;得到硕士点的高校又要去争取博士点!导致很多高校领导把更多精力和资金放到了学科点的设立上,却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教书育人的实效性关注不足。2018年初,为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以及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新批准设立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在全国范围内纷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今后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不能贪大求全,不能一味在学科建设上做文章,而应该对不同学校进行分类考核,把工作重心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切实培养真学真懂真用、敢想敢为敢当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真正发挥思政育人和思政化人的作用。而从本科专业来看,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明显偏少,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短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点大约有300个,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专业办学点分别只有8个、4个和1个。之所以会出如此尴尬的现象,主要是受招生志愿选择和就业导向的影响。从上一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内绝大多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办学和管理机构不再独立,而是被隐匿在一些“高大上”办学和管理机构之中;不少高校撤销或置换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时尚诱人”的诸如公共管理、法学等文科专业或“高端大气”的理工科专业。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人才的匮乏,同样会加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迫切性与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性之间的矛盾。


五、教学科研的严肃性与实际运行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事业,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思政课教学在承担这一重大任务过程中无疑发挥着举旗定向、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担负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任务,这是思政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承担着“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开展;必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案,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7](P16)以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就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严肃性之所在。

 然而,从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来看,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想性和严肃性相融合”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充分的现象。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思政课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是当前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有少数思政课教师仅仅满足于讲大班课、挣工作量的状态,满足于吃大锅饭、吃老本的现实,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研究重视不够,对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把握不清,以至于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研究成果总体偏弱,甚至个别教师基本长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把握学术前沿的意识,无追求学术研究的信心,无挤身所在学术圈的实力,因此难以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贡献;有些教师因来自不同学科,以至于他们在授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往往一笔带过,而对其原有学科的知识却高谈阔论,没能处理好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学有专攻的特殊性的关系,“在马言马”和“在马研马”出现了偏离,结果必然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时,受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师资力量的限制,热衷于将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师资硬生生地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在貌似整齐而充实的导师队伍中,却存在着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不高、重心偏移的实际情况。如此环境下,往往容易导致个别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老师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抱有偏见的老师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实现“就汤下面”和“借船出海”。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严肃性与实际运行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可见一斑。

六、世界观教育的方向性与知识教育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 2019年3月,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师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师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更好地抵制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西方错误思潮和理念的侵蚀,以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2005年12月至今,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先后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等七个主干学科方向。这七个学科方向,是当前高校世界观教育主导方向,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上的旗帜和引领。

 值得注意是,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高校世界观教育的方向性往往会同知识教育的必要性相冲突,致使知识教育的比重远远胜过世界观教育。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大多来自不同专业,他们学有专攻、各有所长,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和浓厚的科研兴趣。这体现在教学中就普遍出现知识结构差异性与教学内容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有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喜欢“大水漫灌”式粗放教学模式,不论是哪一个学科、哪一个领域的知识,只要是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和能想到的,都会不分轻重缓急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只能被迫接受;有的思政课教师受研究专长和个人偏好的影响,原本给学生上思政课,最后把思政课硬生生地讲成了哲学课、历史课、经济学课、管理学课甚至是更为离奇的课程,并美之名曰“课程思政”;个别思政课教师,对自己的本质工作投入精力甚少、教学效果平平,但把精力投入到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开设,而且乐此不彼,美之名曰“人文素养”教育,等等。这些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误区,即没能很好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把思政课单纯理解为知识教育的课程,忽略了思政课本身固有的世界观教育的属性。这既违背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播的路径,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推动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6]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问题意识与团队攻关等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教学名师等。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仍然欠佳,一些教师本着“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善良愿望,尝试着“思政课可以这样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政课所应有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严肃性等特点被消解或遮蔽,出现了“泛娱乐化”或“大水漫灌”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过分依赖网络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跟上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步伐以及追求所谓的“个性”和“时效”,一些思政课教师过分依靠互联网、自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过分运用微视频、微电影等教学方式来“讲故事”“做演员”,而把灌输方法、理论讲解、肢体语言、规范板书、课堂演讲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束之高阁,不善于或没有自信“讲道理”。个别教师打着“信息课堂”的旗号,要求学生把手机或电脑带入课堂,利用手机或电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上述教学方法不是不可使用,关键是要避免粗制滥造和过分倚重,做到精品打造、适可而止!二是过分追求课堂话语的通俗化。课堂话语通俗化的目的在于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语言和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学生所接受,达到世界观教育的目的。然而,在思政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则出现了偏差,少数教师对“通俗化”出现了误读,陶醉于讲故事而忘记了讲道理,迷恋于做演员而忘掉了真思想!更有甚者,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东西也搬上了课堂,致使思政课出现“泛娱乐化”现象。泛娱乐化的教学效果是虚假的,它无法使学生产生精神共鸣,反而会对思政课的价值产生怀疑,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渐行渐远。三是“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不足。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追求“启发性”而忽视必要的理论灌输,最终使学生在“舒适快乐”的教学环境中结束了思政课的学习。调查表明,这种极端的“启发性”教学最终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只是欢歌笑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基本荡然无存!同时,也存在着一味对学生进行“大水漫灌”式的课堂教学而缺乏“精准滴灌”的理论温度的内容,照本宣科、自言自语、“目不转睛”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堂上并不少见。如何做到“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3]则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的。

 总之,创新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改革不能随意,更不能任意。严肃、庄重又不失技巧才能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有思想、有内涵、有道理的思政课才是真正有效果、有魅力、有价值的思政课。



八、实际需要的创新性和教学科研成果的雷同性之间的矛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就是创新和发展。时代性、前沿性、创新性不仅是其他学科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价值旨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殊使命,其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活力等状况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自主性、首创性和先进性。[8](P114)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学科发展、教学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方法等目标,与时代同进步、与实践共创新、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共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面都取得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尤其是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学科学成果。然而,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真正独创性、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并不多见,难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

从教学方法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为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上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发展趋势,形成个体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但这种发展和变化并不充分,也并不明显。通观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单纯的PPT演示、理论灌输、专题讲授等仍然是大多数高校和大多数老师的主要教学手段,而真正有效的网络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仅仅局限于少数高校和少数教师。从课题立项来看,综观近几年“马列·科社”类立项课题,从市厅级课题到省部级课题,再到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或重大项目,总会存在一些非常相似乃至完全一样的课题,即便同一个省域、同一个学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发表论文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门槛相对较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数量虽然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研究成果在选题和内容上都会出现雷同现象,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并且主要集中于少数业内专家学者。从出版专著来看,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国内出版社对专著出版质量要求相对偏低,再加上马学科建设经费中对出版费的使用相对容易,导致一些创新性严重不足、甚至是粗制滥造的“学术著作”得以出版。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虽然汇集教学、课题、论文、专著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但缺乏对各领域的精细化建设与打造,缺乏鲜明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特征,看似宏大的体系难免落入空洞、乏味的窠臼,因而难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

  总之,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指引和价值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政治任务,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为谁办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战略工程,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是人民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上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窘境,一定程度上传递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际情况,体现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弊端所在,显现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语”“失声”“失落”的现状。为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批判的思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积极践行“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9]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努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添砖加瓦、凝神聚力,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2).

[5]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2).

[7] 冯刚,成黎明.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理论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

[8] 李虹.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

[9] 陈宝生.全面把握新时代要求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作者:王 岩,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长、教授;殷文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相关链接:

王岩 秦志龙:把准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和期待
王岩  陈绍辉:政治正义的中国境界

王 岩: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持久动力”

“以学生为本”还是“以育人为本” ——澄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基础


感谢支持国家主流价值观

公益宣传平台建设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共享“思想火炬”官方头条号:@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